«

骑行爱好者们开始集体退坑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
qimuai 发布于 阅读:9 知乎热门问题回答


穿着骑行服、戴着头盔、踩着专业山地车成群结队刷街的人,一度成了城市里的风景线。但去年以来,这种热潮似乎在慢慢降温,以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骑行团体开始变少了。骑行爱好者们开始集体退坑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36068189466366047

作为一个2018年就入坑的老骑友,看到这话题真是百感交集。谁再说骑行退烧是三分钟热度,我跟谁急——这背后的门道,咱们圈里人都懂。

去年车队组织环太湖,报名人数直接从往年的五十多人跳水到十二个。更绝的是活动当天,仨人临时放鸽子:一个说膝盖积水要复查,一个被老婆锁家里了,还有个理直气壮说"青桔单车月卡快到期了得赶紧骑"。搁三年前?放鸽子的人早被踢出群聊八百回了!

要我说啊,骑行圈降温就仨字:卷!死!了!先说装备,当年两千块的入门车能乐呵半年,现在没个万把块的碳纤维都不好意思打招呼。队里那个95后小年轻,为抢最新款气动车,连啃三个月泡面,结果车还没到货,胃镜单先到手了。

再说路线,以前滨江绿道骑个来回就美滋滋,现在不刷个川藏线朋友圈都不好意思发。老张头为了刷Strava赛段记录,愣是凌晨四点爬起来练车,最后把腰椎间盘骑突出了,现在见人就念叨"当年我可是东邪线榜一大哥"。

最要命的是时间!现在年轻人996都算福报,哪有功夫每周跟队?我去年跳槽后,骑行频率直接从每周三次滑到每月一次。有回难得参加活动,半路甲方电话追杀过来,我一手把着车头一手改方案,差点给梧桐树做了个拥抱式质检。

不过退烧也有好处,至少周末网红路线不堵车了。上周去车店保养,老板摸着我的车架直叹气:"兄弟啊,现在全店就指着你们这些老骨头续命了。"听得我手里刚买的能量胶突然就不香了。

说到底,骑行之坑入不入全看心态。像我这种骑行裤都磨出包浆的老油条,就算骑得再少,车座上的汗渍都是青春的勋章。毕竟啊,还有啥运动能让你四十公里飚着的时候,风灌进头盔的呼呼声比老板的咆哮还悦耳呢?

知乎热门回答

文章目录


    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