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离不开富士康,还是富士康离不开中国?
问题来源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73873211
在制造业混了整整十年,看到这问题差点呛到咖啡。这让我突然想起2018年去郑州富士康考察那会儿,车间主管拍着我肩膀说:"老弟,我们这儿的熟练工,可比流水线上的iPhone稀罕多啦!"
先别急着反驳,说个真事儿。去年我们厂想挖富士康的熟手,开出八千月薪还管吃住——结果人家眼皮都没抬。后来才打听到,人家旺季加班费加上"返费"(干满仨月额外给一万五的奖励),到手能破万。这种用工模式,走遍全球都难找出第二家。
我特别不认同"中国工人随便换"的说法。您知道培养个三秒能完成二十道精密工序的工人要多久吗?光培训就得耗上半年!而咱们手里攥着全世界最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,越南印度的工厂,没个十年八年根本追不上这规模。
最绝的是富士康自己都绕不开中国。2016年他们去美国建厂,特朗普亲自剪彩的阵仗还记得吧?结果当地工人嫌加班累,没俩月就跑了大半。最后那厂房直接改仓库了——您猜怎么着,美国工人宁可领失业金,也不愿赶咱们的"产能冲刺"。
说到这儿插个冷门数据:郑州富士康单个园区就撑起全球半数iPhone产量。这种产业聚集效应,活像火锅里的牛油块,单看平平无奇,可要真抽走了,整锅汤立马寡淡无味。
说白了这就是场相互拿捏的博弈:我们练就了全球最强悍的产业队伍和最疯狂的供应链,他们带着订单技术来淘金。分开各自也能活,但肯定活得没那么滋润——好比鸳鸯锅硬拆成两个清汤锅,涮肉还有什么意思?
文章目录
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