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美式中餐」的现象是否发生在其他料理上?
问题来源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5095983751
作为在纽约唐人街后厨颠过勺、又在硅谷食堂啃了三年美式中餐的老江湖,这话题简直戳到我心窝子里了。
还记得头回带美国同事下馆子,那帮人盯着菜单上的"李鸿章杂碎"两眼放光的样子,活像发现新大陆。我当时的表情啊,比半夜调试Python蹦出满屏报错还精彩。这让我想起在罗马瞧见的"夏威夷披萨"——就是往面饼上怼菠萝那款,本地朋友管这叫"美食恐怖袭击"。(我倒是觉得,死守正宗才是真没劲)
去年在旧金山唐人街跟几位老掌柜唠嗑可有意思。老张家的餐馆传了三代,他爷爷那会儿为了伺候淘金矿工的胃,愣是把川菜调成甜辣口,还搞出"炒面三明治"这种邪典食物。老爷子有句话特在理:"先哄着洋鬼子用筷子啃糖醋排骨,再慢慢教他们品回锅肉。"您细品,这哪是低头妥协?分明是场跨世纪的味蕾攻坚战!
转头看意大利菜的遭遇更魔幻。我常去的披萨店老板是墨西哥移民,最火的招牌是夹着芝士热狗的"加州卷披萨"。人家理直气壮:"意大利人自己还吵着菠萝该不该上披萨呢!"——您发现没?当一种吃食混成地头蛇,连老家人都懒得较真时,反倒能撒着欢儿折腾。
说到底啊,中餐的海外变形和披萨的魔改进化,都是讨生活的智慧。只不过中餐改良像带着枷锁起舞,披萨变异更像野马脱缰。最后送各位句掏心窝的话:千万别带广东老饕去吃"陈皮咕咾肉",除非你想看现场版川剧变脸——那脸变得比硅谷天气还快!这盘文化大菜够滋味吧?
文章目录
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