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,达 1.02 万亿千瓦时,比十年前翻了一番,怎样解读这一数据?
全社会用电量 7 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,这在全球也属首次!国家能源局今天对外发布了 7 月全社会用电量,达 1.02 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 8.6%。比十年前翻了一番,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量。多轮高温天气与工业生产稳中向好,共同带动用电量较快增长。在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拉动下,7 月份全国多地负荷创新高,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 2039 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 18.0%。河南、陕西、山东等省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 30%。从 7 月数据来看,新能源占比显著提升,风电、太阳能、生物质发电量快速增加,占比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,体现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。用电量是经济的晴雨表,在这背后,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深化,新动能发展势头强劲的大趋势! 全球首次!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41946462306001684
作为一个在能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知乎老用户,看到破万亿的用电数据时,手里的冰咖啡差点洒在键盘上——这届电网工程师的头发怕是保不住了。那些把用电增长简单归因于空调的说法,简直像用火柴解释森林大火,完全没摸到中国经济的脉搏。
去年七月在苏州电网调度中心,穿着工装的老李指着满屏跳动的曲线苦笑:“现在每天就像走钢丝,居民区空调负荷蹭蹭涨,工业园区生产线不能停,还得盯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曲线坐过山车。”谁能想到,才过一年用电量就直接冲破万亿大关,这份成绩单背后都是电网人的血汗。
说来有意思,十年前我们还在拉闸限电的阴影里打转,如今反倒要为消纳不掉的新能源发愁。我家小区那排充电桩就是活教材:三年前车位空得能打羽毛球,现在晚上八点去充电得领号排队。这哪是简单的用电量翻倍?分明是生活方式迭代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变奏。
数据里藏着更精彩的故事:陕西把光伏板架在蔬菜大棚上发电,山东港口的龙门吊全部换成电驱动,河南的服务器集群昼夜不停地吞吐数据——这些新业态才是用电增长的隐形引擎。在郑州做数据中心运维的表弟说,他们机房今年光制冷系统就改造了两次,硬盘阵列的温度比郑州夏天还火热。
最让人唏嘘的是25%新能源占比这个数字。记得2018年参加风电峰会,白发苍苍的院士预言“2030年能到20%就是奇迹”,结果我们提前七年超额达标。现在的问题变成甜蜜的烦恼:怎么让电网这个消化系统吞下整桌新能源盛宴?
每次看到电力抢修车顶着烈日穿梭,总想起老李那双布满老茧的手。他们在四十度高温里举着绝缘杆的样子,活像在给中国经济描画心电图。要我说,这1万亿度电里,起码有200度是变电站值班室里凉掉的盒饭转化的能量——电网人用汗珠子当墨汁,在神州大地上写下了最硬的能源诗篇。
文章标题: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,达 1.02 万亿千瓦时,比十年前翻了一番,怎样解读这一数据?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qimuai.cn/?post=206
本站文章均为原创,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