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

智利一公司错发约 123 万工资,员工被判不退款,这是为什么?如果是其他国家,类似案件会如何判决?

qimuai 发布于 阅读:8 知乎热门问题回答


智利一公司错发约 123 万工资,员工被判不退款,这是为什么?如果是其他国家,类似案件会如何判决?
问题来源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59625472959804293

实名反对那些"天上掉馅饼就该捡"的论调——这事儿哪是简单的捡钱不还这么简单。我在跨国企业HR部门混迹多年,见多了发薪乌龙,但像智利这位直接卷款跑路的操作,简直是把职场剧演成了犯罪片。

记得前年我们公司财务手滑,给实习生多发了两月工资。那孩子当天就火急火燎找财务退款,倒不是觉悟多高,纯粹是劳动合同里明晃晃写着:"错发薪资三个工作日内退还,否则按天收滞纳金"。反观智利法院的判决书,潜台词分明是"公司先犯错+补救不及时=活该认栽"。这让我想起德国那个经典案例:柏林某银行误转客户500万欧元,法官的判决更绝——"转账确认函是你们系统自动发的,相当于银货两讫"。

但要是搁在中国呢?《民法典》第985条早把"不当得利"安排得滴水不漏。去年上海某公司错发18万奖金,员工拒不归还,法院不仅判全额追回,连利息都没落下。所以说,同样是财务手抖,在智利是交学费,在德国成电子契约,在中国直接变普法栏目剧素材。(突然觉得财务室该装防弹玻璃)

最绝的是这位智利老哥的骚操作——先装乖宝宝上报失误,等公司放松警惕就携款消失。这波"职场影帝"的演技,比《肖申克的救赎》越狱桥段还精妙。不过平心而论,法院判决可能考虑了现实困境:智利最低月薪才合400美元,突然要求普通人面对123万巨款保持圣贤姿态,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这么精彩的案例居然没人聊"重大误解可撤销"的民法原则?要我说啊,这事最耐人寻味的是戳破了数字支付时代的制度软肋——当转账快过法律反应速度,是该骂员工太狡猾,还是怪公司风控太儿戏?现在连比特币流向都能区块链追溯,大额资金竟能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,这公司的财务系统怕不是还在用算盘对账?

文章目录


    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